• 行业新闻

铁路货运向现代化物流发展

发布于:2013/7/26  来源:  点击次数:

“前店后厂”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经济合作中地域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模式。港澳地区利用海外贸易窗口优势,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销售,扮演 “店”的角色。珠江三角洲利用土地、上海货运公司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 “厂”的角色。而此次铁路货运改革结合铁路实际情况创新发展了这一概念,。同时考核不能只考核营销、装车数、发送吨,还要强调准点率,考核调度人员的计划兑现率,否则 ‘前店’没有良好的根基支撑,就成了虚设。”提出要搞好自己的 “前店后厂”,并把货物装卸车作为二者的界限。

  铁路货运改革明确 “前店”要为客户提供办理货运的最大方便, “后厂”要按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来组织运输生产,提高货运效率。对此,张晓东从物流链条的角度为我们分析了上海货运公司“前店后厂”分别承担的功能。 “前店承担营销功能,追踪市场需求,做好物流方案策划。后厂要按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来组织运输生产,提高货运效率。”过去坐等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客户对于效率和服务品质的要求日渐提高。 “前店后厂”式的机构设置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怎样将这种模式的效能发挥出来?张晓东建议 “要以‘前店’为导向

 以 ‘后厂’稳定做支撑主上门的 “柜台式办理”是以计划装车为准,货物按计划运输,随着市场的发展,这种方式愈加跟不上时代要求。铁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将 “前店后厂”上海货运公司模式在铁路货运改革中加以应用,主动抛弃与市场规律不相适应的服务方式,建立自己的 “前店”,搞好 “后厂”的服务,力争最大限度地满足货主多样化的需求。那么,铁路怎样去经营 “前店后厂”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呢?张晓东在专访中给出了他的建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