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十二五”规划再次提出盐业体制改革

发布于:2011/8/29  来源:www.66083797.com  点击次数:

      针对这种状况,上海物流有专家建议,建立由中央统一管理,决策层、执行层和操作层相互分离的现代化三级食盐储备管理体制,并构建相互补充和相互联动的纵横协调的立体化运行机制。“十二五”规划再次提出盐业体制改革,希望此次的“盐荒”事件能够加快我国食盐战略储备体系的改革。
     目前,北京惟一的碘盐配送中心是位于通州区的北京市华德碘盐配送中心。北京市食盐日消费量约为340吨,其中一部分是食品加工盐。目前,华德8辆大中型配送车辆,年配送量为6万吨。
      由此不难算计,6万吨的配送量只能保障北京市民正常的用盐需要,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华德的物流配送能力显然是无法满足的。
      然而,从目前“盐荒”事件的进展来看,我国现行的食盐战略储备体系还有待完善。解决应急突发事件,关键在于“快”。我国食盐战略储备体系在此次“盐荒”事件中暴露出一个明显的缺陷——在突发事件面前市场投放能力、效率与协调机制都严重落后。
    正如中国盐业总公司办公厅主任杨海燕所言:“若是具有国家级食用盐储备体系,上海到南平专线像国家储备粮体系一样,面对如此严重的抢货现象,处理效率将大大提高,时间上也会更短。”
     为了缓解市场上暂时出现的食盐“断供”,中盐总公司一方面要求“各级盐业公司每天中午12点前,会把目前前一天市场动态报告中盐公司直到市场恢复平稳。”,另一方面在加强生产组织管理的同时,抢购期间盐业公司要实行24小时配送服务,保证市场供应。
    为何盐业公司已经加紧生产,并实施24小时配送的情况下,北京地区的食盐供应仍难得到满足?“除了消费者抢购的原因外,由于物流配送跟不上,我们只好‘放长线’,不敢贸然将仓库的全部‘存货’摆上货架。如果有限的‘库存’也卖完了,以目前的状况来看,多长时间才能补齐货还不知道。”该超市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3月17日,中盐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顺利,最快3天内让市场恢复供应。”然而,3月19日下午1点左右,在北京海淀区马连洼地区的某大型超市,记者看到在摆放食盐的货架上,散落着十几袋“腌制盐”(又称“大粒盐”),仍然难觅精盐的踪影。上海到南平货运在周边几家超市,食盐的销售也依然紧俏。
      在地方具体实施时,各省市纷纷成立自己的专业配送队伍。这一作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确实保证了食盐的优质、有序供应。但是这种物流配送模式之所以能保障食盐的有序供应是在食盐需求量稳定的前提下。突然而至的食盐抢购事件,将自建物流体系运力不足的弊端暴露出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