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物流的宏观研究体系
发布于:2011/8/29 来源:www.66083797.com 点击次数:
物流企业是为工业企业服务的。
上海货运公司物流的研究和物流产业的推进决不能就服务谈服务,应当就企业谈服务,不能一味地从物流企业的运作出发,而应当定位于工业企业的竞争战略手段。 区域物流系统规划是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区域物资流动进行统筹协调、合理规划、整体控制,实现区域物流各个要素的系统最优目标。
从企业竞争战术的角度来考虑,最重要的决策变量有两个:一是看是否能够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二是看是否能够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前提是社会物流企业的服务是否能够满足所要求的物流服务标准。很多跨国公司在拓展中国市场时,之所以要从本土带物流企业甚至是配套企业到我国来为其提供物流服务,主要就是因为我们的物流企业在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平上无法达到客户所要求的服务标准。实际上,国内工业企业的物流服务需求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工业化程度低是制约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
http://www.66083797.com/huadong/000043.htm
工业企业是否自营物流还与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位置、营销渠道战略和产品自身的物流特性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主机厂或最终产品制造商对渠道或供应链过程的控制力比较强,
往往倾向于选择自营物流,即作为龙头企业来组织全程的物流活动和制定物流服务标准。对大宗工业品原料的回运或鲜活产品的分销,宜用相对固定的专业物流服务供应商和短渠道物流。对高价值的产品,对外购物流服务成本的承受能力比较强。对全球市场的分销,
上海到南平专线宜采用地区性的专业物流服务供应商提供支援。对产品线比较单一的或为主机厂做配套的企业,则往往在供应链核心企业的统一组织下自营物流。对技术性比较强的物流服务如口岸物流服务,企业往往采用委托代理的方法。对非标设备的制造商来说,企业自营物流是最有利可图的选择,但往往必须交给专业物流服务供应商去做。工业企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组织物流服务,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做具体的分析。
目前,物流发展比较发达的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在物流领域的研究,多侧重于企业物流层面。即研究作为经济活动的物流与企业的关系,作为企业利润源泉的物流对于企业的战略意义。相应地,实证研究多于规范研究,即通过研究与实际结合紧密为企业提供优化策略。这一层面上与区域物流相关的研究,往往利用数量化的技术工具,多从跨国公司的角度来研究物流基础设施、市场竞争机制以及供应链运作机制等问题。而较为宏观的区域物流研究,则关注于与物流相关的区域商业分布、工作能力问题、法律协调和文化合作等问题。
荷兰鹿特丹大学和提耳堡大学的有关学者曾于2002年做过区域物流产业和区域发展方面的研究。该研究旨在通过总结特立尼达岛、多巴哥岛以及新加坡等经济区物流发展的经验,寻找经济区域的成功与该区域内物流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上海到南平货运为荷兰Curacao经济区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Melendez O.、Maria Fernanda在其博士毕业论文中对拉丁美洲物流基础设施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并指出,就拉丁美洲而言,区域内部经济活动发展缓慢,物流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物流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海港、码头)水平低、数量少,而是陈旧过时的区域经济制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