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规范是政府采购工作的生命线

发布于:2011/8/30  来源:www.66083797.com  点击次数:

    “尽管按规定采购应该实行招投标,但从办案情况看,上海物流公司一些高校仅对部分工程公开招标,主要是一些利润低、工程透明度很高的土建工程。”参与办案的芜湖市鸠江区检察院反贪局局长叶森说,“即使实行招投标,也不是严格依法办事,而是热衷于收取一定的招投标管理费。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委托芜湖市相关部门招投标时,招投标只确定前两名入围单位,最后的中标单位还是由学校定,存在很大的弹性空间。”
    “拒绝国货,只要"洋货"!”这些采购单位到底怎么了?背后又是怎样复杂的利益纠葛?有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
    “规范是政府采购工作的生命线。政府采购行为的规范与否,上海到宜昌货运关系到政府采购的形象和改革的成功。”采购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通知》的出台将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工作的效率,推进政府采购的规范运作,有效避免采购操作中的违规行为,确保政府采购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洋塑料拿到国内当黄金卖
  “一些贸易商把"洋塑料"拿到国内当黄金卖。”山东青岛华中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徐鼎告诉记者,这次济南垃圾场土工膜一项的中标价是1600万元,如果使用同等质量的国内产品,连800万元都用不了,而且企业还有很可观的利润。
  徐鼎是美籍华人,在国外从事垃圾填埋场建设已有20余年,经验非常丰富。他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的垃圾场投资少则2亿元、多则5亿元。这些垃圾填埋场如果放在国外建设,建设的成本不到国内的三分之一。花同样的钱、建同样质量的垃圾场,在国内建1个,在国外就可以建3个。
  记者比较了一下,同样质量、标准的防渗膜,国内的报价每平方米只有26元左右;而国外的产品,每平方米大都在60元左右。
  “2011年,某县一垃圾填埋场项目采购防渗膜要求进口产品。上海到宜昌专线重庆的一家贸易商中标后,就要求我们公司先将防渗膜运到青岛保税区办理出口手续,接着又办理进口手续,然后将这批防渗膜及进口的相关资料再由青岛保税区直接运往工地。就这样"一进一出",国内产品摇身一变成了进口货。”徐鼎无奈地说,这里面猫腻大着呢!
     “猫腻是我回国后学的一个词,一开始还不太明白啥意思,现在想来有猫腻肯定有腐败。”徐鼎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解释说,对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他多次向有关部门举报过,大都没有结果。
     “垃圾填埋场使用的防渗膜质量要求非常高。”徐鼎告诉记者,十年之前我们国家的防渗膜都是进口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国内还没有能力生产,后来,有关部门花大价钱(进口设备免税)把这项技术引了进来,生产的防渗膜早就达到了国际标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