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遭受融资瓶颈怎么办?
发布于:2011/8/18 来源:http;//www.66083797.com 点击次数:
上海货运公司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钢材价格的大起大落使整个流通行业处在高风险状态,这种状态迫使钢铁流通企业未来必须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模式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而现代化的物流模式,其供应、运输、仓储、批发及零售等每一个环节都应利用网络技术由计算机进行处理,通过电脑和互联网,确定一个成本最省、作业效率最高的运作模式,从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可目前这种现代物流的运行模式,在我国流通行业中还没有完全建立”,在何黎明看来,钢材流通行业要面对现状,积极酝酿流通方式、方法的创新和变革。在现阶段,主要是积极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加快实现钢铁流通由传统流通业向现代流通业的转型。
尽管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在会员内部积极推行了《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会员公约》和《中国金属材料流通行业诚信服务活动》,但这并非权威的《行业公约》,控制力度有限。
另外,税政方面,目前以生产税为主体税的财税体制,导致国内市场分割,
上海到郑州货运钢铁流通企业跨地区经营困难,难以成长为全国性、网络化的现代流通企业。不仅如此,企业在创新发展、产业升级方面根本享受不到与高科技企业同等的待遇,缺乏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致使全行业升级创新缓慢,不利于与其他社会体系的同步发展。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钢铁物流规模最大的国家。有关测算显示,我国钢产量与物流量之比为1:5,即每生产1吨钢,需要5吨物流量。
2009年我国钢产量为5.68亿吨,2010年1~8月份为4.26亿吨,全年突破了6亿吨。按照我国钢材市场供需率一般在1个百分点以内,2009年我国钢材流通规模接近7亿吨,2010年钢材流通规模超过7亿吨,其中销售额在所有大宗商品流通中位居前列,其物流量居我国国民经济行业之最。市场竞争方面,钢材流通行业要高度重视欧美流通企业带来的冲击,尤其是一些“倾销”等不正当竞争。随着我国生产资料流通市场逐步放开,目前已有大量外国企业瞄准了我国市场。随着这些外资流通企业的进入,我国生产资料流通市场上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而钢铁产品作为我国主要的生产资料之一,其流通市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上海到郑州货运同时,不仅是国内的钢材流通企业,甚至生产企业也将面临着由外资企业带来的新的竞争压力。
但由于钢铁流通行业本来就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国内钢铁流通企业,特别是一批中小型流通企业的融资都是“老大难”问题,严重困扰着它们的经营发展。
一位多年从事钢铁研究的专家这样形容道:“资金链就是钢铁流通企业正常运转的血脉,如果一旦‘贫血’,将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生死存亡”。
长期以来,各类信贷机构为避开风险,纷纷给予诚信资质好的大型钢铁流通企业优惠政策,但众多小型企业总会因一些不到位的条件而被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