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强化市场意识转变工作方式

发布于:2011/8/22  来源:http;//www.66083797.com  点击次数:

      上海物流  在上海召开座谈会和推进全省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工作会议,广泛听取当地党政干部、马铃薯专家学者、生产加工和市场销售企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对加快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做出部署。他指出,我省发展马铃薯产业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和潜力。
      目前一些县(市)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都很高,效益也在提高。如果再算上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创造的价值,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效益就更为可观,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带动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
      依托寒地黑土、绿色有机优势,引导企业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产品,做精做专一批优势产品,升级换代一批传统产品,打造一批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品牌。要搞好园区建设。在科研实力雄厚,有搞精深加工的基础,交通方便,区位优势明显的地区,建设全省马铃薯产业园区。三是加快物流市场建设,提高储藏和均衡上市水平,做到“淡季能吞,旺季能吐”。
      要加强市场建设。在交通便利、商品量大、产品特色突出的地方,上海到南平物流重点建设一批跨区域、辐射力强的马铃薯交易市场,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构建新型市场业态。要解决运输瓶颈。采取综合性、超常规措施,解决运输瓶颈问题。
      在运输方式的选择上,哪种运输方式有利于农产品外销和市场竞争,就选择哪种方式。要做好市场预测,制定合理的运销预案,挖掘现有运输潜力,优化运输资源配置,充分利用时间差,将主产区马铃薯迅速打入销区,占领市场。要提高马铃薯窖储能力。支持加工企业、种植大户和合作社建设马铃薯储藏窖,实现反季销售,提高销售价格,让农民得利。
      围绕如何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王宪魁强调,一是研究市场,建立代表农民自己利益的营销队伍,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入。要建立农民自己的营销队伍。扶持发展马铃薯营销专业合作社、经纪人和运输大户,带领农民闯市场。
      要变坐等收购为主动营销。改变过去坐等客商上门收购的做法,主动出击,或者寻求代理,打开销区市场。要研究终端市场,搞好产销对接。从终端消费入手,“反弹琵琶”,研究马铃薯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跟踪价格,计算利润,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将产区与销区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把利润更多地留给农民。二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综合效益。
      要扶持基础好、潜力大的重点龙头企业和引进一批龙头企业,上海到南平货运参与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把市场开拓和打造品牌放在更重要位置,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要延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推动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由单一产品向系列产品转变,实现多层次加工增值。要搞好品牌建设。
      王宪魁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强化市场意识,转变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为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