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物流插上信息化“翅膀”
发布于:2011/7/20 来源:上海凌翰物流 点击次数:上海到成都托运公司海湾战争一结束,一场以信息化为中心的新军事变革在世界各国军队悄然展开。在我国,时任军委主席的江泽民同志敏锐地洞悉到,世界新军事变革正在进入一个新的质变阶段,信息化是这场变革的核心。于是,他作出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必须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目标,走以机械化为基础、信息化为主导,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之路,实现我军现代化跨越式发展。 为贯彻落实江主席提出的“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重要指示,全军上下迅速掀起了信息化建设热潮。军队后勤部门更是冲锋在前,认真研究海湾战争军事物流信息化的具体应用,结合我军后勤保障实际展开了一系列动作。著名军事物流专家、后勤工程学院王丰教授告诉本报记者:“海湾战争让我军后勤保障部门充分认识到与外军信息化建设上存在的巨大差距,全军后勤将士纷纷摩拳擦掌,准备迎头赶上;军队开始把军事物流信息化作为后勤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之一,并通过搞好顶层设计、创新关键技术、完善装备体系等有效措施,加快了军事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上海到成都货物运输
跨入新世纪,发生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两场局部战争,再次引起全军上下的关注。我军军事物流一线的将士们通过认真观察研究远在异国他乡的战火,充分认识到,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正深刻改变着战斗力要素的内涵,军事物流信息化必须提速。与此同时,军队信息化建设再次被最高决策层所重视。2004年年末,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军队一次重要会议上要求我军“以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全面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2007年,中央军委正式颁发《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纲要》,将保障手段向信息化迈进列为《纲要》的核心内容之一。之后,在去年底的军委扩大会议上,胡主席又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完成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任务。为贯彻这一重大决策,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提出,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和科学求实的作风,加快整体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步伐,务求必成。
成果初显
全军上下对军事物流信息化的重视,促使军事物流信息化建设在我军内部迅速开花结果。过去“红米饭,南瓜汤”、“车轮滚滚支前忙”的情景,已经和“双脚赛过敌人的汽车轮子”一起,被请进了我军军事物流保障的历史。如今,随着我军军事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加速,网络化的传输系统、精确化的补给系统、智能化的操作系统,正在日益成为我军军事物流将士的“左右手”、提高保障效率的“倍增器”。走马我军军事物流一线,战勤指挥一“网”联三军、物资调拨一“屏”览全程、精确保障一“指”达终端的练兵场面,正在一座座“中军帐”里精彩上演……上海到成都专线
据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秦银河介绍,目前我军后勤保障手段已按照胡主席提出的要求,逐步向信息化迈进。近年来,完成了第二代后勤装备的体系论证、科研定型、批量生产和装备部队,后勤信息化、物资保障、军事医学、野战生存、国防工程和节能环保等6个领域的技术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构建了野战化、轻型化、多功能化陆军保障装备系列,岸基保障、海上保障和岸海衔接的海军保障装备系列,多机种和空降保障为主体的空军保障装备系列,形成了门类齐全、系统配套、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后勤装备体系,实现了后勤保障手段由人工和半机械化作业到机械化过硬、信息化管用的跨越,并在近年来一系列军事行动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我军投入的后勤装备达201种10万台(套),为第一时间抢救伤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玉树抗震救灾,我军充分利用高原炊事车、高压氧舱、制氧机、野战净水车、洗涤车、淋浴车等信息化后勤装备,组织现代化、集团式后勤保障,发挥了特殊的功效。
http://www.chengduwl.cn/zhuanxianfour.htm 上海到德阳货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