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多中心网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发布于:2011/8/29  来源:www.66083797.com  点击次数:

      随着国际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上海货运公司成熟的城市群主导着国家社会、经济、文化、金融、通讯、贸易等活动和对外联系的发展及政策的制定,并发挥着国际性的枢纽功能,这以其构筑的发达国际海运网络、国际铁路网络和国际航空网络为表象。
      在全球城市体系中,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及技术流是城市间实体或虚拟联系的主体,评价全球城市往往更为关注上述经济要素的关系数据,而非自身所有的空间形态、经济规模、跨国公司总部数量等属性数据。
      空中航线是评价全球城市重要而显性的关系数据之一,全球机场体系则是全球城市体系中人流、物流的主要物化载体,并与全球城市体系在功能定位、规模等级等方面存在着基本对应关系。如果全球城市在国际经济、贸易、政治、文化上占据主导地位,所在城市的机场也必然是全球航空枢纽,这些航空枢纽往往是促成全球城市繁荣发展的物质要素和必备条件。
     根据欧洲“多中心网络”的实证研究,他们利用工作日航空和铁路时刻表作为商务旅行的替代来分析8个巨型城市地区之间的信息交换[7]。其研究结果表明,伦敦地区压倒性地被高度连接着,巴黎地区和莱茵/美茵地区次之。
     盖特威克机场主要服务于北美国际航线以及旅游包机航线;斯坦斯特德机场主要供低成本、旅游包机以及货运航空公司所使用;伦敦城市机场则是服务于伦敦金融区的小型商务机场;卢顿机场主要为休闲度假的国际旅客服务。
     另外,位于伦敦西南的范堡罗空军基地则是每年举办英国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的航展机场。上海到泰州专线相比之下,以首都机场为核心的京津冀地区机场群在运营数量、规模总量以及功能构等诸多方面尚有待完善(表1)。显然航空运输业是城市群发挥“枢纽”功能中不可或缺的对外交通方式,它是保障城市群中这一枢纽功能实现的主要途径,它在城市群中直接发挥着集散功能和扩散功能。全球城市普遍拥有功能齐全的多机场体系,其突出重点是国家门户职能、国际客运中转枢纽职能。如伦敦境内共有5个民用机场,其中希斯罗机场是世界上
最大的洲际枢纽机场;  
1、京津冀地区机场群的功能缺失
      北京作为崛起中的全球城市,其国际航空交通功能应与北京建设全球城市的需求匹配,在启动首都第二机场规划建设的同时,依托京津冀地区的机场群完善和弥补这些专业化功能,最终形成完整的机场功能体系和等级规模体系。在全球城市体系中,其国际航空交通系统应形成层次分明、分工合作的等级结构体系和网络结构体系。目前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综合性的全球城市地区已形成成熟的多机场体系,这些全球城市的航空交通总体运营规模和功能体系反映在区域内的机场群之中。相比之下,北京地区现仅有首都机场这唯一的航空枢纽,上海到泰州货运尚缺失许多专业化的航空运输功能,如成规模的低成本航空、公务航空、通用航空、旅游包机以及私人专机等。
2、首都机场建设世界级航空枢纽的步伐滞后
       目前首都机场的首要功能定位是全国航空交通中心,旅客的中转比例低,根据2008年中国国内旅客10大始发地旅客人数和份额统计,北京地区机场的始发地旅客为2161.1万人次,所占份额为13%,其“国内”转“国内”的功能有待发挥。但首都机场的旅客中转比例目前不到10%,而国际公认指标要求达到30%至4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