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物流公司中储物流园区项目
发布于:2012/1/11 来源:www.66083797.com 点击次数: 何维达教授: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2001~2004年、2009~2010年的安全度都为1,我国物流产业处于安全状态。2005~2008年的安全度值都小于1,尤其是2005年与2007年的安全度小于0.9,2005年只有0.816,即物流产业处于非安全状态。这种状态的主要原因是以中国物流业全面对外开放为标志,国外物流企业如虎添翼,依靠雄厚的资金以独资、并购、加盟等方式加速网点扩张,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竞争力超强的网络,上海物流公司使得我国的物流产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2008年,我国正式启动了物流行业产业损害预警机制,此机制的建立可以防止外资企业控制关键性的物流渠道和网络资源,对国内物流市场形成垄断态势和不公平竞争局面,攫取高额物流产业利润,并且我国物流产业也在竞争中寻求发展创新,所以经过调整我国2008~2010年物流产业处于安全状态。《中国贸易救济》:请您谈谈,我国物流产业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哪些?
何维达教授: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得到2001~2010年我国物流产业各项指标安全状况明细情况.首先,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产业需求增长率从2004年开始就处于不安全或者危机状态,这主要是因为2004年以后我国物流产业的需求值快速增大,这一方面证明了我国物流产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另一方面对于尚不成熟的国内物流产业来说,过高的需求将给不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小规模企业提供生存空间,不利于市场结构“优胜劣汰”,也会吸引更多的游资、上海货运公司外资流入物流产业的风险,使得我国物流产业市场结构优化升级之路存在更高风险。我国物流产业的劳动力成本正在经历快速上升之路,已经由2004年的安全变成了2010年的不安全。考虑目前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不断上行的趋势以及人民币不断增大的升值压力,对于人力资源成本相对其他产业偏高的物流产业而言,一直作为与外国同行市场竞争时主要优势之一的劳动力成本面临升高,甚至加速升高的风险。此外,观察劳动力素质的安全状态,虽然10年来一直保持良好趋势,并且从2001年的危机状态成功提升到了基本安全的状态。但是如果对比已经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企业和国内的机械制造、钢铁、石油等其他产业而言,物流产业的人力资源优势非常明显。由于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可以预见,这种劣势带给物流产业安全的负面效应将会在未来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