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货运公司:物流的升级 信息的博弈
发布于:2011/10/31 来源:www.66083797.com 点击次数:
物流行业专项补助资金,希望能纳入决策层考虑,鼓励创新落实到政策层面。
要让老百姓喝上干净水、呼吸上新鲜空气。这是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发展目标。
杨志萍刚开始启动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物流。“就好像老黄牛拉车,一抬头发现自己已走在现代物流的道路上了。长通的货运与物流接轨完全是一种自发结果。”
在跑运输的过程中,有客户跟杨志萍商量,能不能把货给长通,等货到了地方,长通替他们收钱——毕竟和长通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彼此有着充分的信任。杨志萍一想,这样完全可以做到。于是2001年,在此基础上长通提出货款改革和银行接轨,开始运营起了资金流。代收货款的河南物流新模式开始诞生。
没上过大学,自谦文化不高的杨志萍,把自己的物流网络构建为一个亲情的网络。
她经常把母亲挂在嘴边,将一个行业领先者的诞生归结为一个小小的愿望:“我只是想我的妈妈能够过上好日子。”
河南省交通物流业协会秘书长史强认为,日益增长的人力和运输等各项成本,也使得物流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经营压力。上海货运公司破解高成本物流难题,同样成为摆在物流行业自身面前的一道难题。
正如杨志萍所称,信息化是物流行业增长的“倍增器”、物流发展方式的“转换器”、物流产业升级的“助推器”。
可喜的是,信息化建设已被河南物流企业重视。2007年3月10日,许昌众品物流公司在全球最先进的美国UPS公司物流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未来业务发展规划及实际业务需求,开发了自有的食品冷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这一系统的上线,为众品物流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她希望以家文化的方式对员工进行管理。她说希望自己做员工的大姐,而非老板。她似乎真的准备好了做一个大姐的角色。在长通,员工买房,公司可以出面担保贷款,买车也是一样。
过年的时候,杨志萍给每个员工的小孩发红包,孩子们喊她“姑妈好”。有一年春节贷款到期,一下子就“穷”了,给孩子们的红包由一百变成了二十,于是她给每个孩子鞠躬:“对不起,姑妈没努力。”第二年春节,她又把一百变成二百,补上了去年的“没努力。”
无奈之下,杨志萍借了妹妹几万元给了财务,可是竟没有一个人来领工资。财务室的桌上还留了一张字条:大姐,有困难,我们大家一起扛!
2002年3月,长通与同济大学合作,斥资200万元开发长通物流软件系统,实现信息流与资金流同步,创建国内第一个零担物流软件模式。2006年10月,长通物流又与郑州市商业银行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联合推出国内物流界首张银企联名卡。
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认为,上海大件运输的创新将物流服务和资金流进行了有效整合,有助于解决资金市场的不规范和信用度不高问题,是河南物流企业对解决行业难题进行的一次成功和全新的探索,在业内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今年7月17日,在长通20周年生日之际,河南人民会堂,由河南长通物流联合中国电信、郑州银行共同推出的“畅愚3G物流宝”,正式投入使用。 这不仅标志着河南本土物流业信息化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高点,也意味着本土物流企业正式向高成本物流宣战。
“信息化将是降低物流高成本的重要支点。”杨志萍表示,“破解物流高成本难题,一方面,需要政府从制度和行政体制上进行改变,降低过桥、过路费。另一方面,就物流行业本身而言,需要大力推进信息化,降低行业的整体运营成本。”
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18%,比发达国家高出1倍。中国商品流通领域居高不下的物流费用,增加了民众的生活成本,助长了通胀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