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上海到西宁货运

发布于:2011/7/21  来源:上海凌翰物流  点击次数:

    上海到西宁货运企业信息化大于电子商务,即电子商务是企业信息化的一部分,电子商务是企业信息化不断扩展和延伸的结果。 

    ——电子商务大于企业信息化,即企业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一部分,因此对电子商务的考虑和规划自然包含了企业信息化的内容。 

    ——企业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企业内部的应用,顶多延伸至供应链管理,而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在企业外部(市场)的应用。简言之,企业信息化主内,电子商务主外。

    ——电子商务是企业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即信息技术在企业应用的高级阶段为企业信息化,到了该阶段就是电子商务了。

上海到沈阳大件运输http://www.66083797.com/dongbei/yq569.htm

    上述观点各执一词,都有正确的成分,但都是片面的,从根本上说都是不正确的。其不正确的要害在于将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放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上,认为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的区别仅仅体现在范围和阶段的不同,只是“量”的不同。上海到青海省托运物流 

    产生上述观点和认识的原因在于:由于企业信息化在先,特别是长期从事企业信息化的专业人员很容易也很自然地从企业信息化的角度,以企业信息化的思路、体系和方法来理解和应用电子商务。20年来,我国企业信息化基本上是靠技术推动的,因而从技术或技术应用的角度认知企业信息化乃至电子商务,也是很“顺理成章”的。此外,一谈到商务,就联想到商业、市场和买卖,带有“商务”字样的电子商务也就被拒在门外,仅仅将其与信息技术的企业外部(市场)应用相联系。尤其是许多人没有或者没有深刻意识到这些年来企业与市场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巨大变革,依然坚持将企业与市场割裂开来,事实上,企业与市场正在交互融合,现在的企业已经不再是铁板一块、全然科层式的企业,企业内部也在越来越多地引入市场化的模式和做法,如海尔的“市场链”、“人单合一”等。同样,市场也不再是一单一单的纯粹的生意往来,企业间协同正在蓬勃发展,如企业联盟、虚拟企业、网络组织等。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是“一体二面”的关系。“体”是指信息技术与(企业)商务的交互融合的过程和结果,“面”是指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形象地说,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是一个硬币的两个侧面。以机械与人的出行交互融合为例,企业信息化说的是“出行的机械化”,即如何将先进适用的机械技术应用于人的出行;电子商务说的是“机械化的出行方式”。对比起来看,企业信息化着眼于物、自然和应用过程,体现了信息技术与(企业)商务的交互融合的技术性一面,属于生产力的范畴;电子商务更着眼于人、社会和应用形态,体现了信息技术与(企业)商务的交互融合的制度性一面,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

 
上海到沈阳货运http://www.66083797.com/dongbei/yq053.htm           

    在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之间,不存在谁包含谁的问题,不存在划分地盘的问题,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所不同的只是着眼点。电子商务的兴起以及越来越受重视突出表明了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商务活动、流程、管理、组织形态等制度性的一面越来越受重视。这是CIO应该看到和重视的,也是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所应该重视的。
106、打开农村物流的金钥匙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因此在农村要实现现代物流理念,大力推进农村物流的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三农政策”,推动着农村物流的不断发展,并向现代物流的目标迈进。现代物流要有强有力的信息流做保障。现代物流的迅猛发展,从某种角度说是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客观必然。因此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不仅能更好地解决农业生产中农副产品的运输和储存、保证农用物资的及时供应,通过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还能够促进和提高农村的信息化水平,使广大农民能够像城市的人们一样,通过网络及时获取农用物资、农产品的市场信息,利用网络完成交易等。但是,由于农村信息网络平台的薄弱,阻碍了农村现代物流的发展。

http://www.tjzxwl.com.cn/zhuanxiantwo.htm     上海到格尔木货运

  去年底,农业部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结合信息网络快速向农村基层延伸的实际,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启动实施“信息化村示范工程”,计划完成“十万村庄建站、百万村官在线、千万农民上网”的建设目标。这将为农村物流向现代物流标准发展奠定基础,铺就发展之路。

  农村物流发展还不完善

  从全国范围看,农村物流总值在社会物流总值中的比重很小,远远低于全国社会物流总值27%的增长幅度。近两年农村物流开始引起社会的重视,但是农村物流仍然在拖“三农问题”的后腿。不能忽视的是,虽然农村物流前景广阔,但当前仍面临许多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农产品物流还存在严重的浪费。有数据表明,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在5%以下。另据统计,我国每年有3.7万吨蔬菜、水果在运送路上腐烂,如此之多的农产品足可以供养两亿人的生活。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一些年里我国每年损失大约450亿公斤粮食,如果把从生产到收获、从流通到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点,我国每年至少可节约粮食200亿公斤,相当于我们开辟了3000万亩无形粮田。

  农资物流环节较多。当前农资物流环节多、假冒伪劣产品多、秩序混乱等许多问题,阻碍了农资物流的发展。农产品质量标准不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滞后、标准混乱、标准无法沟通、标准不完善、食品质量检测标准不统一、我国食品流通检测及环保体系仍不健全等问题较多。

  城市现代化的物流与农村落后的物流不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导致城市与农村在物流业发展方面差距越来越大,外资投资城市原有城市物流基础较好,并且工业与商业物流相对农村物流较发达;而农村物流落后,对农村经济造成很大的损失。曾经出现过“东北粮食走廊”走不起来的怪现象,一方面是世界银行的“现代化投资”,一方面是县级以下粮库落后的物流基础。

  农产品加工物流薄弱。我国农产品加工物流相对落后,发达国家的农产品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产值之间的比例为1:3~1:4,而我国仅1:1或稍多一点,农民种植农产品得到的收入有限。

  信息化推进农村物流发展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市场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村的物流量会成倍增加,要求农村物流快速向现代物流发展。而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因此在农村物流要实现现代物流理念,大力推进农村物流的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

  国家已经认识到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去年末,农业部先后发布了两个有关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文件——《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以及《“十一五”时期全国农业信息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提出了“十一五”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和措施以及工作思路。将启动“信息化村示范工程”,目前,全国各地农业信息化网络平台建成和在建的已经为数不少,将为农村物流的现代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山东荣成、寿光已进入全国首批“国家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名单。据了解,山东省将引导试点市安排一定资金,对相关重点项目给予支持,未来3年内,再带动10亿元社会投资对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给予支持。以期建成较为完备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各类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还有北京、黑龙江、辽宁、陕西、江西、上海、广西、河南、山西……都已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搭建起信息网络平台,农村物流的发展就可以建立在这些信息网络平台上。利用信息平台将多种现代化物流技术逐步渗透和运用到农村物流建设中,如运输技术、库存技术、加工技术、包装技术等。

  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

  21世纪将是信息农业的时代,农业信息技术将成为实现农业高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目前,农业信息工作还存在基础设施薄弱、信息资源分散、信息人才缺乏等三大突出问题,成为农业信息化制约瓶颈,科学谋划和大力推进

农业信息化工作任务依然艰巨。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陈伟也表示:怎样让适农信息进村以后落户。信息化进村是很难的,让有用信息最后到农民手里更难。

  要解决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瓶颈问题,需要从三大突出问题逐个入手,分别解决。首先,进一步加强对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的投入。农业信息化在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其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有必要把农业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体系中加以重点考虑。当前应把农业信息化纳入整个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体中,同时,在国家的主要建设项目,要充分考虑到农村信息化,给予必要的支持。把信息扶贫作为促进我国中西部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

  其次,加快建设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信息网络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在我国农村通信普及还不完全、整体信息网络还未建成的情况下,当务之急就是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

电  话:021-66083797/66083796
联系人:刘先生 13166003633
        周  洁  13918855293
传 真 :021-66082638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真南路1051弄16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