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发展对物流业的影响巨大
发布于:2011/8/4 来源:http://www.66083797.com 点击次数:
隧道的建成,结束了本州岛与北海道之间只靠海上运输的历史。电车从海底过海峡对岸只需约30分钟,而之前青森到函馆海上航行要4.5小时,到了台风季节,每年至少要中断海运80次。青函隧道是一条十分重要的通道,日本铁路当局在隧道里铺设具有大容量的光纤通讯电缆、高压输电线、天然气管道等,以对隧道加以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为庆祝青函海底隧道开通,日本还专门发行了一枚面值500日元的铜镍合金纪念币。 从理论上讲,运输企业与逆向物流都以创造商品空间价值为主,并辅以创造时间价值,因此在功能上具有交叉性。比如都包括运输、搬运装卸、仓储等。从实践来看,现代物流与运输企业在业务上具有传承性。国外发达国家物流发展历程表明,上海大件运输物流企业是以传统的“类物流”业为起点发展起来的,如运输企业、仓储业以及企业内的物流部等,它们根据顾客的不同需要,通过提供各具特色的服务取得成功。在这方面,逆向物流也不例外。 当前,我国逆向物流发展基本上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市场培育严重滞后。 我国逆向物流发展过程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逆向物流结构,“居民出售废品———小商贩收购———集散市场出售———手工业小工厂在集散市场进货以生产新的商品”;第二阶段在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我国建立健全了逆向物流体系,当时结构为“居民废弃物———国营(国有)回收(占80%左右)———集中到收购站进行加工挑选分类打包———运往工厂生产新的商品”。上海到沈阳专线这段时间是我国逆向物流发展的鼎盛时期;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我国逆向物流结构进入了第三阶段,发展由有序变为无序,国营(国有)回收萎缩,私人企业、个体户占领了城乡市场,逆向物流由集中走向分散。 在再生资源利用方面,有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可以回收而没有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价值达300~350亿元。每年约有500万吨左右的废钢铁,2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1400万吨的废纸及大量的废塑料、废玻璃等没有回收利用。同时,我国垃圾累计堆放量目前已达60多亿吨,占用土地5亿平方米,对土壤、地下水、大气造成的现实和潜在的污染相当严重。 可以看出,落后的逆向物流导致资源大量浪费,环境严重污染。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渐从外延式、粗放型向内涵式、集约型转变,从单纯的重视经济增长数量到重视经济增长质量的转变,在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驱动下,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逆向物流必将获得足够重视,并获得新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运输企业的参与,必将加快逆向物流发展速度。 1972年6月,时任日本通商产业大臣的田中角荣发表名为《日本列岛纵断记》》(又译:《日本列岛改造论》)的书。书中提到,日本主要由呈南北走向排列的四大岛屿组成,田中称之为“纵断”,他指出日本的经济要实现腾飞就必须实现高速化,实现日本列岛连接起来的高速化。同年7月14日,内阁会议决定修改新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以便与《日本列岛改造论》相适应。 “想要富,先修路”的道理,放之四海皆准。流通的高速化需要各项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而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首先是从交通改善开始的。交通手段是社会分工的必要前提,也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特别是现代化交通体系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已经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明。 1971年4月,日本开始修建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青函隧道。这条隧道用来连接本州岛最北边的青森县与北海道最南边的函馆。青函隧道由3条隧道组成。主隧道全长 53.9千米,其中海底部分23.3千米,陆上部分本州一侧为13.6千米,北海道一侧为17千米。主坑道宽11.9米,高9米,断面80平方米。除主隧道外,还有两条辅助坑道:一是调查海底地质用的先导坑道;二是搬运器材和运出砂石的作业坑道。这两条坑道高4米、宽5米,均处在海底。现在,先导坑道用于换气和排水。漏到隧道的海水会被引到先导坑道的水槽,然后再用高压泵排出地面。作业坑道则用作列车修理和轨道维修的场所。上海到青岛物流 当日本这种长距离流动时间大大缩短的时候,实际上就包括了人流、商流在流动上时间的缩短。与此同时,它也完成了城市和乡村之间人和物的快速转移,城乡差别也就随之飞快地减小了。 1955年以后,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更加突出。特别是1957年日本“申奥”成功,1964年将在东京举办奥运会,再加上大阪申办1970年世博会,本来就已经超负荷运行的东京和大阪之间的东海道线路的客运量必将进一步增加,在东海道线修建干线高速铁路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 1958年,日本的国有铁道干线调查会提出利用大约5年时间,建设现代化宽轨独立线路的最终方案。1959年4月东京至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高速铁路正式开工,并于1964年7月,竣工,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后,在东京奥运会举办期间的1964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http://www.66083797.com/huadong/000033.htm东海道新干线高速铁路采用1435mm的宽轨制(传统铁道铁轨幅宽为1067mm),时速200公里,列车控制采取自动列车控制装置ATC(Automatic Train Control)和列车集中控制装置CTC(Centralized Traffic Control),为当时世界最先进的铁路。
隧道修了将近20年,1988年3月正式通车,直到现在还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